喇勤贡巴饶赛(869—975)俗名穆苏赛区拔,出生于化隆县东部藏族部落,幼牧羊,信仰苯教。15岁改信佛教,历经数十年。博览佛教典籍,成为吐蕃赞普达玛发动灭佛运动百年后重新崛起的著名大师。他广招门徒,传播佛经。公元970年,西藏自治区王室派人前来求学,学成返藏后传教,藏传佛教再次兴起,史称“后宏期”,穆苏赛拔被著称为喇勤贡巴饶赛(意明大师),是点燃藏传佛教后宏期火种的大师。
桑哥(?—1291年)藏族,化隆县东部噶玛珞部落人,自幼聪慧过人,曾拜著名大喇嘛胆巴为师。至元二年(公元1265年),元朝帝师八思以弟子关系留用身边,忽必烈十分常识其才,调赴大都,长为总制院使,掌全国佛教及吐蕃军民事务,至元十三年(1276年)西藏部分官员拥兵叛乱,桑哥受命率10万藏兵入藏平叛取胜,稳定了西藏。至元二十四年(1287年),擢尚书省平章事,继任尚书右丞相,兼总制院功德司事,进阶金紫光禄大夫。后在忽必烈支持下整饬吏治,整顿财政和驿站,先后查处一大批身居高位的贪宫污吏。至元二十八年(1291)在王公贵族的弹劾下被处死。
马龙(?—1792年)化隆县巴燕镇回族,其先祖行伍出生,因功受思骑尉。马龙青年时期袭父职入伍,乾隆三十四年补西宁镇大通营把总,后因功授宁夏兴武营守备,陕西延绥镇孤山堡都司,广西提标游击,融怀营参将,浙江兴化营副将,广东南澳镇总兵等职,乾隆五十二年曾在青岛击败日寇水盗。乾隆五十七年(1792年)调任四川重庆镇总兵,赴任途中病逝。
马文义(?—1871年)籍贯化隆,是当时著名的伊斯兰教大阿訇,清咸丰十年(1860年)率农民军反清起义,与清军展开大规模争战,战火延及河湟两岸,使清廷震惊万分,先后派大员前来督站,反清农民军越战越勇,人数发展到十余万,1863年逼入西宁府城,回族总约(农民军另一首领)马桂源被任命为西宁知府。1867年,宁夏金积堡回族起义军马化龙受清军围剿,马文义率1500骑驰援受挫返回,1869年病故。
马禄(1895年—1946年)字福山,化隆回族,青年入伍,在马步芳部队服役。1935年率骑兵第五师第一旅开赴甘肃省靖远县一带阻击北上红军。1937年12月,他率部在甘肃高台进攻红三十军,捕获红三十军参谋长魏显鹄,遂与魏开始交往,并暗放归延安。1938年7月,马步芳派暂编骑兵第一师前往河南抗日,马禄为该师第二旅旅长,先后消灭日军三、四百人,伪军近千名。1939年升任骑兵二师师长,奉命在铜川一带与八路军对峙。但他与八路军暗通关系,为八路军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,还先后接待了朱德、贺龙、林彪等共产党领导人。1940年驻防绥德,与毛泽东、周恩来接上关系。毛泽东亲书“抗日英雄”锦旗相赠,后因其与共产党关系密切,被蒋介石、马步芳猜忌,抗战胜利后解除职务,被迫隐居甘肃永登四渠镇,1946年病逝。
马忠义(1889—1950年)又名马老五,化隆回族,青年时即为著名盗匪,暴烈、残忍、嗜杀成性。1920年投入马步芳宁海巡防骑兵15营服役。1931年升任骑兵旅二团团长,1932年受命镇压果洛藏族,先后与其他人合伙残杀无辜藏族200余名。1935年再次杀害果洛藏族200余人,1936年赴河西廊堵击红四方面军,升骑兵第二旅旅长兼陆军第一百师副师长,期间危害红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及大批红军。继又捕获红九军军长孙玉清将军,撤回西宁后,残酷迫害被俘红军,并杀害了孙玉清。1941年率部再次镇压果洛藏族,先后杀害了五六百名群众,并将40余名蒙古族群众心肺挖出示众。1942年率部镇压玉树州藏族,先后杀害大批藏族群众,抢劫牛羊4000余头,劫持大批群众,回宁后升任副军长,少将高参,省政府军事顾问等。1949年赴陇东阻截解放军,兵败逃回化隆。化隆解放后集众叛乱,组织新编八二军,自任副军长,先后多次进行暗杀、狙击,反动宣传等反革命活动年1月15日被解放军击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