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化隆快讯
挪穷窝、拔穷根,开启幸福新生活
来源:    时间:2020年12月03日    

初冬时节,走进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卡什代新村,冬日的暖阳洒满新村的每个角落,只见一排排新房整齐排列,一条条硬化道路干净整洁,村文化广场平坦宽阔,一幅安详惬意的新村景象。

以前,卡什代村交通不便、自然条件恶劣。239户群众零星分布在山头沿岭而居,是出了名的靠天吃饭的贫困村。

2017年,卡什代村村民受惠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,搬迁到了卡什代新村。标准化的村级服务中心和卫生室,水、电、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。

走进搬迁村民王阿卜都家中,宽敞明亮的客厅里,沙发、茶几、电视等家用设备一应俱全。

“搬迁前走的是山路,住的是土坯房。媳妇在家种地,我在外当小工,日子过得紧紧巴巴。搬迁后,我家7口人共补助了24.5万元,修建了7间封闭式的房子。你看,还有一个小院子可以种点蔬菜,这在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啊。”王阿卜都激动地说。

与王阿卜都一样,马牙古白以前吃尽了出行难、吃水难、上学难、看病难的苦。现在,搬迁到了新村子,这些难题都解决了。在政府的扶持下,他去年在外地开了家拉面馆,一年下来收入十几万元。

卡什代村村委会主任马军海告诉记者,卡什代人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得以搬迁。为了实现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,村里精准落实搬迁群众的后续产业,大力发展拉面经济;利用扶贫产业项目资金21.6万元,投入到本村在外地开办的拉面餐饮公司,以10%年户均分红;投资150万元的牛羊养殖场正在建设中,项目建成后可基本实现户户有致富产业、家家有增收项目。

易地搬迁工作中,化隆县按照政府引导、群众自愿原则,对11个乡镇46个村(社)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,共搬迁农户3015户11838人,从根本上改善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。同时,实施一户一业,用于拉面经济、牛羊养殖、运输服务等实体经济。

如今,在国家扶贫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下,化隆县有许许多多个像王阿卜都、马牙古白一样的贫困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,挪穷窝、拔穷根,开启了幸福新生活。